精品国产蜜桃一区二区三区_满足的呻吟小芳笫二章_97成人在线观看_纯肉大尺度肉动漫在线观看

3.8萬名招投標專家被踢出庫背后

一名來自北京的資深招投標專家,在看到“2024年以來已將3.8萬名違法專家清理出庫,各地專家?guī)熘幸巡閷嵉倪`法專家全部‘清零’”的新聞后,連連感嘆“太正常了”。

他說:“評標專家的基本義務是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公正開展評審。但在實踐中,評標專家有太多操作空間。首先,一個地區(qū)專家?guī)斓目側藬涤邢蓿毞值礁鱾€行業(yè)子專業(yè)后,一個地區(qū)可能只有20多名相關專家,再排除因工作繁忙無法參與評標的人員,能夠頻繁參與評標的專家數量就更有限了。這不到20人的專家群體,每天評審的都是類似項目,彼此之間會比較熟悉;再加上打分制度中的‘軟分’(即主觀分)的影響,評審專家的話語權不斷上升,這類群體出現問題也就成了正?,F象。”

一位來自浙江招投標專家?guī)斓膶<艺f,一些專家還會通過“暗語”通知評標時間和地點,比如在朋友圈或群里發(fā)“明天要去某某地方釣魚”,“話里有話,乙方企業(yè)或中間人一看就懂”。

上述北京資深專家認為,評標專家領域的腐敗并非個例。要解決這一問題,關鍵在于采購人招標的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采購人需要對此做深入研究。但當前招標人既存在投入不足,專業(yè)能力欠缺的問題,又缺乏制約評審專家的有效手段,因此出現問題是必然結果,區(qū)別只在于影響范圍的大小。

8月29日,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、新聞發(fā)言人李超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提到,針對評標專家,已嚴厲打擊違規(guī)評標活動,并組織全國范圍的評標專家清理工作:2024年以來,已將3.8萬名違法專家清理出庫,各地專家?guī)熘幸巡閷嵉倪`法專家全部“清零”。

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已印發(fā)《關于創(chuàng)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(guī)范健康發(fā)展的意見》,提出加強評標專家全周期管理,加快實現評標專家資源跨地區(qū)跨行業(yè)共享;優(yōu)化評標專家專業(yè)分類,強化評標專家入庫審查、業(yè)務培訓、廉潔教育,提升履職能力;依法保障評標專家獨立開展評標,不受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的干預。

薛起堂是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執(zhí)行主任,同時擔任北京律協(xié)十屆、十一屆招投標法律專業(yè)委員會主任,曾參與眾多國內大型基礎建設項目招投標法律服務(如擔任奧運森林公園建設律師團首席律師)。

他認為,此次將招投標專家清理出庫,核心原因是這些專家存在諸多違法違規(guī)問題——國家意在凈化專家隊伍,將“害群之馬”清除出去。通過公開曝光典型案例,既能形成有力震懾,對其他專家起到警示作用,也能讓評審專家隊伍更純潔、更專業(yè)、更可靠,從源頭上提升評標活動的公正性與質量。

薛起堂進一步表示,此次整頓已體現多重積極成效:一是凈化了招投標市場環(huán)境,打擊了違法行為;二是提升了招投標效率與透明度;三是促進了公平競爭,修訂廢止違反公平競爭的政策文件500余件,直接破除了地方保護等壁壘;四是激勵了民營企業(yè)參與——今年1—7月,工程建設領域中標民營企業(yè)達36.6萬家,同比增長11.9%;民營企業(yè)中標項目數量占比達76%,這就是整頓成效最有力的證明。

不過,他也強調,招投標領域的問題已存在多年,像串通招投標等現象更是根深蒂固。因此,國家不僅要加大整治力度,還需完善法律制度提供保障——修改招投標法律,出臺更規(guī)范、更具可操作性的規(guī)章制度,顯得尤為必要。

清理3.8萬名招投標專家

這3.8萬名招投標專家為什么會被清理出庫?

上述北京資深專家認為,今年監(jiān)管部門一直在推進招投標行業(yè)規(guī)范工作,尤其重點整治串標等行為,而評審專家也是行業(yè)被規(guī)范的重要對象之一。他說:“招投標活動本質是社會利益的再分配,評審專家手中的權力能直接影響分配結果。當‘有權力、權力影響利益分配、權力難以監(jiān)控、掌控圈子相對固定’這四個條件同時存在時,滋生問題也就不足為奇?!?/p>

從各地通報的典型案例來看,評標專家被清理的違法違規(guī)行為可分為多種類型。

4月14日,湖南省水利廳通報6起招標投標領域違法違規(guī)案例。其中長沙縣某供水工程及某鎮(zhèn)農村自來水工程項目在長沙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時,湖南某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肖某,組織社會人員在交易中心專家電梯口、一樓大廳及地下停車場等處,向評標委員會成員徐某、蔣某、譚某、王某,采取告知標書標記情況、傳遞紙條、留存電話,并承諾給予好處費謀取中標,最終被交易中心監(jiān)管人員當場發(fā)現,評標工作隨即暫停。

贛州通報的首批招標投標領域典型案例提到,2024年6月,南康區(qū)住建局查處贛州某產業(yè)園EPC項目評標專家受賄案。評標專家劉某、龍某及中間人傅某某,收受投標人吳某某4萬至6萬元賄賂后,違規(guī)為浙江某集團與江蘇某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打高分。三人最終被處以警告、罰款2.9萬元及取消評標資格的行政處罰。

安徽省發(fā)展改革委公布的8起招標投標領域違法違規(guī)典型案例中,涵蓋串通投標、虛假投標、未招先建、違法轉包、評標專家受賄等情形。其中,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期間,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?guī)鞂<以S某,利用在多個縣擔任評標小組成員的身份便利,為競標者謀取利益,非法收受他人現金共計120余萬元,其行為已觸犯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。宣城市某縣人民法院最終判決許某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,判處有期徒刑三年、罰金4萬元,沒收違法所得127.95萬元,同時將其清退出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?guī)臁?/p>

薛起堂進一步梳理了評標專家的核心問題:受招標人或招標代理公司影響,對特定投標人“特殊照顧”、額外加分;參與串通投標,協(xié)助投標人中標;泄露評標秘密;開展不公平評標等。他指出,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清理這3.8萬名專家,正是因為他們存在不公正履職、與投標人串通、泄露關鍵信息、喪失專業(yè)操守等違法行為,這些行為直接導致評標結果失真、不公,破壞了招投標市場秩序。

李超在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新聞發(fā)布會中表示,招標投標市場是全國統(tǒng)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影響營商環(huán)境的重要因素。招投標領域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,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,也影響了資源要素有效配置、損害了公共利益。

如何違規(guī)

這些被清理的專家是如何開展違規(guī)操作的?

上述浙江招投標專家對經濟觀察報表示,招投標領域的核心問題一是企業(yè)串標,二是專家評審缺乏職業(yè)操守。“以前評審專家圈子特別亂,職業(yè)操守也差。前些年,有些專家剛接到評標通知電話,就發(fā)朋友圈說要去哪個地方評標。發(fā)朋友圈的目的很明確,就是盼著投標企業(yè)看到后主動找自己‘運作’。”

該浙江專家進一步介紹,評審專家在項目開標前會收到評標時間和地點通知:本地項目提前3小時通知,外地項目通常提前6小時以上。“有些專家會在朋友圈或群里說‘明天要去某某地方釣魚’,這話里有話,乙方企業(yè)或中間人一看就懂,會立刻聯系專家溝通操作事宜?!?/p>

上述北京資深招投標專家也提到了部分評審專家的違規(guī)模式:比如某個行業(yè)子領域有20位專家彼此相熟,某天系統(tǒng)隨機抽取專家評審某個項目時,大家起初都不知道誰會被抽中。這時,供應商會先找到這20位專家中的一位,這位專家再用暗語(比如“明天天氣好,要不要出去釣魚?”)在小圈子里傳遞信號,意思是“明天要評的項目,有供應商想找人協(xié)調”。如果被系統(tǒng)抽中的專家想從中獲利,就會主動聯系這位傳遞信號的專家;最后若供應商成功中標,會通過中間專家向參與操作的評標專家支付好處費。

“還有一部分專家長年靠評標為生,頻繁參與評審,慢慢形成了封閉的小圈子。這些圈子會專門和企業(yè)、中介合作,聯手操控招投標流程?!痹撜憬瓕<已a充道,每次招投標前,系統(tǒng)會抽取專家并通知評標時間、地點,但不會告知具體評哪個項目。比如明天要評標,前一天晚上會通知專家集合地點。這時會出現俗稱“大黃?!钡闹虚g人:一邊對接投標企業(yè),一邊聯系評審專家,專門幫企業(yè)運作招投標項目。

專家正常評審一次的費用僅幾百元到一千元,但違規(guī)專家的核心收入并非來自這筆合規(guī)費用。上述浙江專家解釋,尤其在“施工標”(即工程建設領域針對施工單位的招標)中,專家評分占比很高,操作空間也更大?!笆┕说臉I(yè)績分、硬件分占比少,大部分是專家主觀分和價格分;相比之下,專家分比價格分更容易被操控。有些項目就是因為專家違規(guī)操縱評標,最后選出來的中標方沒達到業(yè)主預期,后續(xù)引發(fā)了一系列問題和風險?!?/p>

上述北京資深專家還拆解了專家評審的打分機制:評分分為價格分和非價格分,其中價格分通常占40—60分,商務分(多為客觀指標)占5—10分,剩下的30—40分為主觀分。“雖然價格分占比高,但不一定能拉開差距;反倒是主觀分的彈性空間大,評審專家的‘影響力’也就凸顯出來了?!?/p>

如何改變

2025年7月,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在《紀檢監(jiān)察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·踐悟丨深化拓展招投標領域系統(tǒng)整治》一文中提到,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、市紀委書記、監(jiān)委主任杜道泉提出,全面推動改革,聚焦評標“專家自由裁量權過大”“權責不對等”等問題,推動實施工程項目招投標“評定分離”改革,壓縮人為操作空間,壓實招標人主體責任,用改革的辦法斬斷利益鏈條。

上述北京資深專家認為,解決專家違規(guī)問題的關鍵在于招投標文件的策劃環(huán)節(jié):“若能將商務技術要求、評審辦法等內容進行細化和量化,明確評審權力的行使標準,就能有效規(guī)范專家行為。權力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缺乏監(jiān)控標準;僅靠專家自我道德約束,效果終究有限。”

“整治招投標專家問題的背后,也是對招投標市場亂象的整體肅清?!毖ζ鹛梅Q,當前招投標領域亂象愈演愈烈,“走過場式招投標”“內定投標人”“串通投標”等問題頻發(fā),整頓市場秩序既是現實需求,也是國家明確要求。去年,國務院頒布《關于創(chuàng)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投標市場規(guī)范健康發(fā)展的意見》,也是為了落實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(tǒng)一大市場的意見》精神,破除地方保護與市場分割,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

薛起堂認為,要發(fā)揮評標專家的正向作用,需先明確其核心職責,即確保評標活動的專業(yè)性、公正性與科學性?!氨热缭u標委員會中必須配備技術專家,根據項目類型匹配對應領域的技術人才,才能篩選出符合技術要求的投標人;同時也需要法律專家參與,憑借對招投標法律、規(guī)則的熟悉,保障評標流程合法合規(guī),最終實現公平、公正、合法的評標目標?!?/p>

李超在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,抓數智賦能,招投標效率和透明度進一步提升。在方式上,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,探索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開展智能評標、圍串標識別和招標文件合規(guī)檢測,推廣遠程異地評標和“雙盲”評審改革,也就是評標專家“盲抽”、技術標“盲評”。今年1—7月,開展遠程異地評標4.2萬次,同比增長27.3%;實施“雙盲”評審5.3萬次,同比增長32.5%。

薛起堂稱,針對評標專家管理,有兩點建議非常重要:一是強化追責機制,“若項目后續(xù)出現問題,評標專家需承擔相應責任,不能‘評完即免責’”;二是合理提高專家評審費用,“當前評審費標準過低,即便涉及數億元的項目,專家評審費也僅幾百元,應根據項目投資額、復雜程度動態(tài)調整費用,提升專家的職業(yè)認同感與合規(guī)意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