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
7月22日大暑,頂著烈日,筆者走訪了數(shù)家山姆會員商店(下稱“山姆”),比烈日更熱的是店員們促銷的熱情。山姆近期也非常熱,由于商品被指大眾化引發(fā)下架風波,并登上熱搜。當日,在部分山姆店內(nèi),筆者特意查看和問詢了那些引發(fā)爭議的大眾化商品,比如好麗友、衛(wèi)龍等,員工表示皆已下架,并換上了特色新品。
山姆此前上架的好麗友派(頁面截圖)
近期,山姆“喜提”不少熱搜。據(jù)報道,有消費者花費了數(shù)百元會員費后,看到的是一部分在普通超市也能買到的大眾化商品,一些具有特色的商品不見了,自然難以接受,繼而發(fā)生輿論風波。
應該說,引起爭議的不僅在上架好麗友、衛(wèi)龍,還在下架太陽餅、米布丁、低糖蛋黃酥等回購率高且性價比高的商品。如果只是多了好麗友這些品牌供會員選擇,未必會產(chǎn)生這么大的怨氣。畢竟,那還真是“愛買不買”。
會員愿意花錢購買會員卡,最終還是要看性價比,不能說他們在山姆買出優(yōu)越感,惡意抵制其他大眾化品牌。超市之間的競爭,既在商品的調性,更在迎合部分群體的口味。山姆的競爭力,包括獨家商品、高性價比商品、定制款、自有品牌等。如果調性和“味道”變了,會員不樂意那是一定的事。
說到底,該下架的不是好麗友、衛(wèi)龍,而是山姆背刺會員的態(tài)度。選品規(guī)則的改變,破壞了雙方信任的基礎。更別說,輿論對好麗友國內(nèi)國外配料表雙標的質疑至今還沒有消除。將好麗友上架,真的做過市場調研,問過會員的意見嗎?再加上媒體報道,山姆將一些品牌商品包裝上的中文改為英文上架,這樣“偷偷摸摸”又算什么,是不是在欺騙?
山姆要解決信任危機,下架好麗友、衛(wèi)龍只是臨時之舉,長遠來看還是要尊重會員的訴求,真心實意服務會員,別玩套路,真正讓會員感覺值。特別是在當前,山姆的一些套路和打法被其他超市爭相模仿。山姆更應該堅持做自己,否則“泯然眾人”,又指望誰來買單?
另外,在商言商,超市服務特定人群無可非議。輿論對這些消費人群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,不必妖魔化他們,認為他們是在交智商稅,在買優(yōu)越感。因為,這從根本上無關“信仰”,而是關乎自己會員卡的價值。